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2014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
-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年)
- 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2019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关于权益法下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2017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2015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方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的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除外。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在确定被投资单位是否为合营企业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以及本准则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200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广东地区陆路转关运输货物监管办法(200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将N-苯乙基-4-哌啶酮、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N-甲基-1-苯基-1-氯-2-丙胺、溴素、1-苯基-1-丙酮列入易制毒化学品品种目录的函(2017年)
-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2001年)
- 司法部关于修改《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的决定(2017年)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督察员指导意见(2008年)
-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年)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药品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2017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2024年)
- 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