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 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8年)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3年)
-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2010年)
-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
-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
- 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 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8年)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8年)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税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以及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互免海运(空运)国际运输收入协定、海运(空运)协定以及其他有关协议或者换文,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从事国际运输业务,是指非居民企业以自有或者租赁的船舶、飞机、舱位,运载旅客、货物或者邮件等进出中国境内口岸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关装卸、仓储等附属业务。
非居民企业以程租、期租、湿租的方式出租船舶、飞机取得收入的经营活动属于国际运输业务。
非居民企业以光租、干租等方式出租船舶、飞机,或者出租集装箱及其他装载工具给境内机构或者个人取得的租金收入,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国际运输业务收入,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的规定执行(税收协定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非居民企业从事本办法规定的国际运输业务,以取得运输收入的非居民企业为纳税人。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
- 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24年)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白银生产环节征收增值税的通知(2000年)
- 公安部关于严禁越权干预经济纠纷的通知(1995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2015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决定(2004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市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2006年)
- 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2001年)
-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