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2019年)
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的科研诚信案件,是指根据举报或其他相关线索,对涉嫌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开展调查并作出处理的案件。
前款所称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以下简称科研失信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包括: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
(二)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
(三)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务职称等;
(五)违反科研伦理规范;
(六)违反奖励、专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论文发表规范;
(七)其他科研失信行为。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2022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成立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的复函(2005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案件上诉管辖问题的通知(2022年)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11年)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2011年)
-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决定(2020年)
- 财政部关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2009年)
-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1999年)
-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