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
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二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三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人员。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2024年)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2009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决定(2022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15年)
- 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2011年)
- 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国际核查管理规定(2006年)
- 中西部地区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版)(2020年)
- 铁路危险货物托运人资质许可办法(200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25号(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