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
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二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三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人员。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撤销宝坻县设立宝坻区的批复(2001年)
- 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201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
-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201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200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办法(2010年)
-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2010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的决定(2016年)
- 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管理办法(2018年)
- 气象行政复议办法(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