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年)
-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1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
-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2006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十八件知识产权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
为正确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及时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中的知识产权纠纷是指《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的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
第二条
知识产权纠纷的当事人在判决、裁定或者仲裁裁决生效前,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申请行为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申请诉前责令停止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独占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权利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提出申请;普通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权利人明确授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的,可以单独提出申请。
第三条
申请诉前行为保全,应当向被申请人住所地具有相应知识产权纠纷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者对案件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当事人约定仲裁的,应当向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务院关于《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2023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决定(2013年)
-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5年)
- 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2020年)
- 铁路机车和自轮运转车辆驾驶员资格许可办法(2005年)
- 海关总署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2018年4月)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2012年)
-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2015年)
- 境外证券期货交易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2019年)
- 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