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2023年)
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结合执法司法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 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依法维护公民权益和网络秩序
1.
在信息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行,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络暴力往往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施,受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坚持严惩立场,依法能动履职,为受害人提供有效法律救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众安全感,维护网络秩序。
二、 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2024年)
- 中西部等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2010年)
- 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2018年)
-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201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
-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200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批复(2019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200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