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
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和解,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主体、履行标的、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和解协议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
和解协议达成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一)各方当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的;
(二)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其他当事人予以认可的;
(三)当事人达成口头和解协议,执行人员将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的。
第三条
中止执行后,申请执行人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
-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6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财产保全几个问题的批复(1998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知识产权局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2020年)
- 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1999年)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2016年)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
-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