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
为依法惩治抢夺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第二条
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一)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二)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三)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抢夺公私财物,未经行政处罚处理,依法应当追诉的,抢夺数额累计计算。
第三条
抢夺公私财物虽然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免予刑事处罚:
(一)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属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
(二)主动投案、全部退赃或者退赔的;
(三)被胁迫参加抢夺,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
-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2018年)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0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6年)
- 国务院关于决定核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的批复(2007年)
-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
- 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2014年)
- 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2015年)
-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和文件的决定(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