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九件民事诉讼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九件民事诉讼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201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的决定(2008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的决定(2008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调解民事案件,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节约司法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
第二条
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第三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
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前款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2016年)
- 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2018年)
- 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2015年)
-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2009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2007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天津东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2014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2015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第二次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的通报(2016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的复函(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