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2003年)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人员运用审计重要性、评估审计风险的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重要性(以下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
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步骤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水平的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第四条
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评估总体及总体各组成部分错弊的严重程度。
相同性质的小金额错弊的累计可能会对总体或总体有关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审计人员对此应当予以关注。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年)
-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2015年)
- 国务院关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的通知(2015年)
-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2018年)
-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1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2023年)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2024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2007年)
- 科技成果登记办法(2000年)
- 关于修改《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