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国家民委关于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问题的通知(1986年)
为了证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填写。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同时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的贯彻执行,并使证件式样和项目填写方法基本一致,对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等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 居民身份证正面的文字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字样,只用汉字印制,不另加民族文字;背面的登记项目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决定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印制和填写。
二、 少数民族公民申领居民身份证交的标准相片,应当考虑到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当地妇女平时不免冠的,可以不免冠照相,以保证证件相片能反映本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目。证件同时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填写的,标准相片成像规格为4833毫米。
三、 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应按照国家认定的民族名称填写全称。对下列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年)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2019年)
- 部分条款废止的税务部门规章目录(1998年)
-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后补助项目(课题)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992年)
- 建筑工程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七项规定(试行)(2015年)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2008年)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