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
- 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2017年)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
-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2011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
-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
-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
- 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2017年)
-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
- 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2017年)
- 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2016年)
- 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2015年)
-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2013年)
-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互联网文化的管理,保障互联网文化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互联网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
(一)专门为互联网而生产的网络音乐娱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二)将音乐娱乐、游戏、演出剧(节)目、表演、艺术品、动漫等文化产品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复制到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
(一)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制作、复制、进口、发行、播放等活动;
(二)将文化产品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发送到计算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电视机、游戏机等用户端以及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供用户浏览、欣赏、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等活动。
互联网文化活动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以电子商务、广告、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向上网用户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单位,是指经文化行政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备案,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适用本规定。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决定(202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9年)
-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2014年)
- 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202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4号(2024年)
- 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申领管理办法(2011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2019年)
- 临时入境机动车辆与驾驶员管理办法(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