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2019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明确界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业务范围和鉴定人的执业类别,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司法部环境保护部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我国司法鉴定管理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需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环境科学的技术或者专门知识,采用监测、检测、现场勘察、实验模拟或者综合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确定污染物的性质;确定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性质、范围和程度;评定因果关系;评定污染治理与运行成本以及防止损害扩大、修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或方案等。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执行监督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23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摘要)(2000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的决定(2019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2019年)
-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2013年)
- 土地调查条例(2016年)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12年)
-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