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2007年)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发布与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第三条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本办法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级别。
第四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中西部等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2010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2011年)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废止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2023年)
- 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2018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
- 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法(2021年)
-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2008年)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成渝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2022年)
- 内河乡镇渡口建设有关技术标准暂行规定(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