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
为依法惩治伪造货币,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等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三千张(枚)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
行为人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与他人事前通谋,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
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
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第三条
出售、购买假币或者明知是假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关于修改《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决定(2009年)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18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重庆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的复函(2002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2017年)
-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2017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2004年)
- 中央储备棉仓储管理办法(2023年)
- 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2011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2006年)
-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