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试行)(2001年)
为了深化刑事庭审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审理刑事再审案件的效率,确保审判质量,规范案件开庭审理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依照第一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开庭审理的刑事再审案件。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收到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刑事抗诉书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
(二)按照抗诉书提供的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住址无法找到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协助查找;经协助查找仍无法找到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
(三)抗诉书没有写明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准确住址的,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在七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明确或逾期不补的,裁定维持原判;
(四)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但抗诉书未附有新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完备或逾期不补的,裁定维持原判。
第三条
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提出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新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需要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应当附有证据线索。未附有的,应当在七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完备或逾期不补的,应当决定不予受理。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2013年)
-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审核指引(2013年)
-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2014年)
-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24年)
- 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
- 东北振兴重大项目和跨省区合作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019年)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1年)
- 关于修改《水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试行)》的决定(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