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2018年)
为维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规定,结合审判实际,现就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审限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十日。
法律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并说明详细情况和理由。院长应当在期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审限后尚不能结案,需要再次延长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第二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第三条
独任审判员或者合议庭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第四项规定决定延期开庭的,应当报本院院长批准。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2012年)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修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2022年)
-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2009年)
-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
-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202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中文本)(2024年)
- 保监会文化部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010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09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