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2005年)
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
第十三条修改为:“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二、
第十八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说的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1600元。”
三、
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四、
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七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
五、
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六、
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税法第八条所说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同时,对条文的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定(2001年)
- 国务院关于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通知(2020年)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2014年)
- 国务院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2015年)
- 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办法(2023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批复(200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复函(2014年)
-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2009年)
- 2016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2016年)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