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有关问题的规定(2013年)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认真查处每一起事故并严厉及时追责,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为实现某种生产、建设或者经营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包括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活动。
第三条
根据《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按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接经济损失三者中最高级别确定事故等级。
因事故造成的失踪人员,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后(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后),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事故发生单位依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提出意见,经事故发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组织事故调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事故发生单位无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报组织事故调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第四条
事故调查工作应当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200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促进产业化领导小组的通知(2004年)
-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201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8年)
- 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2017年)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的决定(200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1993年)
- 国家秘密鉴定工作规定(202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2020年)
- 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