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14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遇到的问题,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 关于行政认定的问题
行政部门对于非法集资的性质认定,不是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必经程序。行政部门未对非法集资作出性质认定的,不影响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案件事实的性质,对于案情复杂、性质认定疑难的案件,可参考有关部门的认定意见,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性质认定。
二、 关于“向社会公开宣传”的认定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二项中的“向社会公开宣传”,包括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资金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扩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交通运输部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公告(2014年)
- 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2年)
-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2016年)
-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2019年)
- 节育并发症鉴定办法(试行)(1990年)
- 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8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2020年)
- 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内地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2013年)
- 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1988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