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2009年)
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卫生规范,预防疾病,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为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卫生部在全国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量化分级制度),建立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评价体系。
一、 总体目标
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二、 适用范围
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
三、 实施原则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三北”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
-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2009年)
- 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2018年)
-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办法(2017年)
-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2012年)
-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5号——财务报表附注中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相关信息的披露(2013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批)的决定(2013年)
- 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2022年)
-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情况的报告(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