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2009年)
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卫生规范,预防疾病,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为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卫生部在全国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量化分级制度),建立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评价体系。
一、 总体目标
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二、 适用范围
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
三、 实施原则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201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2013年)
- 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二批)的决定(2016年)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2013年)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批复(2016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的决定(2022年1月)
- 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证件管理办法(2013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年)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