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2016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根据《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辅助性救助。对同一案件的同一当事人只救助一次,其他办案机关已经予以救助的,人民检察院不再救助。对于通过诉讼能够获得赔偿、补偿的,应当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二)公正救助。严格把握救助标准和条件,兼顾当事人实际情况和同类案件救助数额,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
(三)及时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依据职权及时提供救助。
(四)属地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由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负责救助。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2016年)
- 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200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202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2019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几个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2020年)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年)
-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