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2001年)
第一条
为奖励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功人员,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规范全国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奖励制度,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举报有功人员是指以书面材料、电话或其它形式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且举报情况经行政执法机关办案查证属实的人员。
第三条
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假冒方或其委托人以及属申诉案件的举报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举报下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商标、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二)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三)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的;
(四)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
(五)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的;
(六)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产品的。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202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船舶吨税暂行办法(2011年)
-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2014年)
- 公安机关对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处罚的裁量指导意见(2018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3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
- 法官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20年)
- 关于修改《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2020年)
- 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
-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7年)
- 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