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
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 指导思想
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 基本原则
(一)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治安管理办法(1999年)
-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2017年)
- 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2020年)
- 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2014年)
-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3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2020年)
-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区更名为九原区、石拐矿区更名为石拐区的批复(199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2016年)
- 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2016年)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