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1979年)
第一条
为鼓励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凡集体或个人的阐明自然的现象、特性或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重大意义的,可授予自然科学奖。
第三条
自然科学奖分为四等:
奖励等级 荣誉奖 奖金
一等奖
荣誉证书和一等奖章
一万元
二等奖
荣誉证书和二等奖章
五千元
三等奖
荣誉证书和三等奖章
二千元
四等奖
荣誉证书和四等奖章
一千元
第四条
凡属本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科学研究成果中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可给予特等奖。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报国务院批准,另行奖励。
第五条
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全国性学术团体和由副研究员或相当于副研究员以上水平的科技工作者十人以上联名,均可推荐请奖项目。
第六条
请奖项目分别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农业委员会、卫生部、国家经济委员会以及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等单位归口组织初审。初审时应通过同行审议,进行评选,并对奖励等级提出建议。
第七条
国家科委统一领导自然科学奖励工作。
国家科委设立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负责评定奖励项目和奖励等级,然后由国家科委核准、授奖。
第八条
自然科学奖,属于个人得的,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授予个人;属于集体得的荣誉证书授予集体,奖章授予集体和对该项科学研究工作贡献最大的人员,奖金根据参加该项科学研究工作人员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
第九条
凡旅居国外的华侨和外国人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获得优异成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也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授予自然科学奖。
第十条
推荐和评定请奖项目,应当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实行。过去颁布的有关自然科学奖励的条例或规定,凡与本条例有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
- 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01年)
- 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2005年)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办法(试行)(2014年)
- 关于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项下售付汇提交税务凭证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整乌鲁木齐市南泉区行政区划的批复(2002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悬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有关事项的通知(2018年)
-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2022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英文本的决定(1990年)
-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存取管理办法(2009年)
- 关于废止部分电力监管规章的决定(2008年)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