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等二十九件商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1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等二十九件商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三)(2020年)
-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2019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为正确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对外开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独立保函,是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开立人,以书面形式向受益人出具的,同意在受益人请求付款并提交符合保函要求的单据时,向其支付特定款项或在保函最高金额内付款的承诺。
前款所称的单据,是指独立保函载明的受益人应提交的付款请求书、违约声明、第三方签发的文件、法院判决、仲裁裁决、汇票、发票等表明发生付款到期事件的书面文件。
独立保函可以依保函申请人的申请而开立,也可以依另一金融机构的指示而开立。开立人依指示开立独立保函的,可以要求指示人向其开立用以保障追偿权的独立保函。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独立保函纠纷,是指在独立保函的开立、撤销、修改、转让、付款、追偿等环节产生的纠纷。
第三条
保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主张保函性质为独立保函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保函未载明据以付款的单据和最高金额的除外:
(一)保函载明见索即付;
(二)保函载明适用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等独立保函交易示范规则;
(三)根据保函文本内容,开立人的付款义务独立于基础交易关系及保函申请法律关系,其仅承担相符交单的付款责任。
当事人以独立保函记载了对应的基础交易为由,主张该保函性质为一般保证或连带保证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主张独立保函适用担保法关于一般保证或连带保证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务院关于决定《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批复(2006年)
-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2009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2016年)
- 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200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司法拍卖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
-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
- 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202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20年)
- 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6年)
- 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