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2004年)
为了进一步规范民事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
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需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协助执行人。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时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
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
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
第三条
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作出保全裁定,保全裁定应当立即执行。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市撤销奉贤县设立奉贤区的批复(200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16年)
- 水利部关于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
-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12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设立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清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复函(2003年)
- 国防科工委关于修改《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的决定(2007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1999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201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