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年)
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关于推进多能
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改能源〔2016〕14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能源企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有关要求,为加快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带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建设意义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二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
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 主要任务
(一)
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
在新城镇、新产业园区、新建大型公用设施(机场、车站、医院、学校等)、商务区和海岛地区等新增用能区域,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优化布局电力、燃气、热力、供冷、供水管廊等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同时实施能源需求侧管理,推动能源就地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既有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居民小区等集中用能区域,实施供能系统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推广应用上述供能模式,同时加强余热、余压以及工业副产品、生活垃圾等能源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
-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2008年)
- 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管理办法(2014年)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2020年)
- 海关总署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计核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税款暂行办法》的决定(2024年)
- 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的意见(200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2008年)
- 国务院关于《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2024年)
- 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2008年)
-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