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的指导意见(2018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商务、公安、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及供销合作社:
为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维护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 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食品质量安全,事关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食品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最严”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食品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依然存在,生产经营假冒食品、“山寨”食品、食品假货、“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现象时有发生,侵害了农村居民合法权益,甚至危及公众健康,农村食品治理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强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维护农村食品良好生产经营秩序,是推进农村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方法路径,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全面提升农村食品治理水平。
二、 治理工作总体要求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图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2003年)
- 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2017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18年)
- 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管理办法(2004年)
- 公安部关于划定猎区、牧区严格猎枪配置管理的批复(1997年)
- 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2003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2024年)
- 国务院关于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的批复(2023年)
-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