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2021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阶段时具备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维持关键业务和服务功能的连续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存款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被金融稳定理事会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商业银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总损失吸收能力,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阶段时,可以通过减记或转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处置实体应当持有的损失吸收能力,内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处置实体向其重要附属公司承诺和分配的损失吸收能力。
处置实体是指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处置计划,作为处置工具实施对象的法人实体。处置实体及其附属公司构成处置集团。附属公司是指符合银保监会资本监管规定的由处置实体直接或间接投资的金融机构。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201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20号(2008年)
- 国务院关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的批复(2024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2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
- 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2015年)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驻内地代表机构管理办法(2003年)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19年)
- 水利建设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2024年)
-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