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2017年)
为做好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遏制病毒性肝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血吸虫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要坚持因病施策、各个击破,巩固当前防控成果,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的指示精神,结合《“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 防治现状
病毒性肝炎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经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为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我国按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传染病防控要求,实施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多年来,全面推进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不断提高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建立并巩固免疫屏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和普及安全饮用水,减少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经饮食饮水传播;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全面开展血站血液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全面开展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工作,强化易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重点人群检测和综合干预,降低经血液、母婴、性等传播风险;广泛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成功研发了国产长效干扰素和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丰富防控手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甲型肝炎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乙型肝炎防控提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控制目标,有效遏制了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基数较大,急性病毒性肝炎时有发生,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部分抗病毒治疗药品价格昂贵,药物可及性较差。一些地区和部门重视不够,社会力量动员不足,社会歧视仍然存在,防治人员数量和能力亟待加强。
二、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新形势下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法定防治职责,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全面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巩固当前防治成果,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年)
- 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有关解释权限的请示》的复函(2004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2019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54年)
- 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2012年)
-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新建河南安阳民用机场的批复(2016年)
-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上海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2002年)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3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决定(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