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2003年)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契稅暫行條例(1950年)
- 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通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2004年)
-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2016年)
- 商务部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常驻机构进出境公用物品监管办法(2017年)
- 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201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
- 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实施办法(2005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决定(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