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2007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行为,维护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
(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四)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五)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其他金融机构。
从事汇兑业务、支付清算业务和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义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能足以重现每项交易,以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分析交易情况、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工商领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2年)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
- 关于废止《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的决定(2021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
-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202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199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2024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整昌吉回族自治州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划的批复(2007年)
-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
- 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管理规范(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