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
为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第二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条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 银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22年)
- 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2014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2013年)
- 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2023年)
- 司法部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工作部颁规章的决定(2013年)
-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2009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批复(2019年)
- 公安部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