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八件执行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201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201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八件执行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八件执行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为了规范委托执行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执行法院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本辖区内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将案件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法院确需赴异地执行案件的,应当经其所在辖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二条
案件委托执行后,受托法院应当依法立案,委托法院应当在收到受托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后作销案处理。
委托异地法院协助查询、冻结、查封、调查或者送达法律文书等有关事项的,受托法院不作为委托执行案件立案办理,但应当积极予以协助。
第三条
委托执行应当以执行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执行行为实施地的同级人民法院为受托执行法院。有两处以上财产在异地的,可以委托主要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
被执行人是现役军人或者军事单位的,可以委托对其有管辖权的军事法院执行。
执行标的物是船舶的,可以委托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执行。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22年)
-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2007年)
- 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2004年)
-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2011年)
-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年)
- 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2007年)
-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1年)
- 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1992年)
- 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2009年)
- 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税申报征收办法(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