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2年)
中发〔2002〕13号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一些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 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
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上述目标。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淮南市和长丰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2004年)
-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
- 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2006年)
- 订户订购进口出版物管理办法(200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1995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2016年)
-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22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成立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通知(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