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全国双语和谐乡村(社区)示范点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民(宗)委(局)、民语委(办)、教育厅(语委),国家民委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民族沟通、理解、认同的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起,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语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在民族地区探索开展了全国双语和谐乡村(社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双语指国家通用语言和当地通用少数民族语言,下同)。为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 重要意义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中,除部分民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有22个民族共使用28种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广普通话,平均普及率已达到70%以上,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些民族地区普及率甚至低于40%。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开展全国双语和谐乡村(社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对于引导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互相学习语言,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构建双语和谐关系,服务民族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是促进各民族沟通、理解和认同,服务民族团结的现实需要。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公证机构办理抵押登记办法(2002年)
- 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应急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文物局乡村振兴局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2年)
-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1997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
- 国务院关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2018年)
-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2017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
- 公安部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2005年)
-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2013年)
-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1年)